有网友问:打呼噜会是什么原因呢?会不会影响健康啊?怎么办好呢? 打呼噜,川话说“扯铺鼾”,文绉绉表达说“打鼾”,很多人都打鼾不甚严重,严重打鼾到引起临床医学上重视了,就定了个病名——“鼾症”。一般打鼾和鼾症的界限,通常是:是否伴有呼吸暂停。即伴有呼吸暂停的打鼾,应该高度重视——鼾症。 从现代医学来看,引起打鼾的原因挺复杂,从中枢到颈项喉局部多层次多方面都可能存在原因,一两句话还真说不清楚,但最终核心的病理概括起来都是:“xx原因导致睡眠时喉咽部通道狭窄或形成狭隙,气流通道变小或迂回不畅,气流通过时会发出声音,形成打鼾”。

例如,大家都知道胖子容易打鼾,其中一个基础原因是肥头粗脖,睡卧压迫,咽部通道狭窄;有些瘦子同样要打鼾,一个基础原因是咽喉部肌肉松弛通道狭窄;上呼吸道感染炎症的时候也容易打鼾,因为咽喉部充血水肿,通道狭窄…… 中医则早在《伤寒论》里就有对鼾睡的描述,古老的中医,对长期接受现代思维的人们更不好懂,也有些看似模糊,大致说说,大家了解下:中医认为其核心的病机在于肺气失宣而壅滞;细分则肺气虚、脾气虚、肝气郁、肾气虚、湿蕴、痰痹、瘀阻皆可导致;若再详细辨其形成之因果,就更流散无穷了。 长期打鼾不是好事情,对他人和自身健康影响都挺大。

和打鼾的人同睡在一间屋子是件非常受罪的事儿,打鼾的人已经鼾声如雷,吵得不打鼾的人整夜不得安睡,次日头脑昏昏沉沉,无法工作和学习;长此以往,不打鼾的人因为睡眠休息不好也会影响健康。 对于打鼾者自己而言,对健康的影响一切起于缺氧,若发展到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,危险和影响更大,严重的呼吸暂停是凌晨心脏骤停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。 长期打鼾,机体长期经受缺氧状态,就要想办法代偿,往往会引起激素内分泌代谢紊乱,进而会造成多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。很多中青年发病的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梗、心率失常、心肌梗死、心绞痛、中风、性功能障碍、高脂血症等等,不少与此有关。特别悲催的是,有些儿童因为长期打鼾,夜间低氧血症、脑缺氧,会影响身体与智力的发育。

严重的鼾症,手术治疗是治标快捷缓解的方法,内科治疗则显得相对慢了点。严格说手术有几个指针:鼾声响度大于60dB;睡眠期每次憋气持续时间10~20s以上;每小时睡眠至少呼吸暂停10次左右;仪器检查证实睡眠期憋气和低氧血症;镜下检查发现咽腔狭小者。最终应听从专科医生判定。要注意,鼾症属中枢性或混合型者、血氧饱和度小于50%,由于小颌或颌后缩畸形的不宜行传统腭咽成形术-悬雍垂腭咽成形术-激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。 要说一般的防治,注意以下几点:睡前不要过量饮酒致醉,不要服用镇静安眠药物;最好采取侧卧位睡姿,尽量避免仰卧睡,但实际睡着了难以保持噻,那可以在后背塞垫些东西以利于夜间保持侧卧;头项高位可以减轻打鼾,但不宜只是垫高枕头,而应将整个床头稍抬高,使整个床面稍倾斜。

内科治疗鼾症,中医治疗,似乎近期和远期效果比西药稳当,相当有长处。现在人们习惯用西医的理论来审视中医,硬要用西医的视角看的话,中医的针药在前述打鼾形成的核心环节,特别是通过加强颈项喉咽部位的小肌群张力方面更有其卓越之处。传统中医也发现和积累了一些小功法,坚持锻炼必见其功,例如:深吸气鼓腮憋气哈气法;昂首张口舞舌法;蛤蟆鼓气法;赤龙搅海法等等。 对于所谓的“病根”,中医看似模糊,其实道理简单直白而明确。肺脾肾虚了,气化无力,痰湿瘀阻形成,所以水湿内盛的胖子多打鼾,气虚夹瘀的瘦子也打鼾。传统对于鼾症的辨治从厥阴太阴的经脉而论多。其中从肝论治的的问题,不太好明白,将现代的研究反过来与最传统的互参却很有意思,在心身医学研究打鼾时,发现很多人打鼾的频率和程度与周围环境相关,外环境干扰越大,打鼾越严重,梦魇和梦游更易出现,提出打鼾是人睡眠中与外环境交流的表现,而这与中医肝魂肺魄的理论是参应的。



- 点击( 46 )
- 评论( 0 )
- 支持( 0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