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至20日,北京遭遇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一轮降雨过程。截止目前,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已经超过四年前的"7•21"暴雨。大雨中的人生百态尽显,不知道身在北京的你,昨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?

北京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。图为南三环洋桥旁的凉水河暴涨,已经淹上两岸的植被。

电动车行进在北京南四环积水过膝的道路上。


图为北京莲花池客运站附近。

积水像瀑布一样涌来。

路面上的积水已经泛滥成灾。

井盖内,水已经漫了上来。

路上的行人艰难前行。

2016年7月20日,北京,行人在北京南四环积水过膝的道路上前行。

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积水严重。

图为丰台区羊坊桥下严重积水,一辆保时捷轿车熄火。司机说,车已经在水中浸泡超过3小时,目前还没有叫拖车。“泡着也是坏,叫拖车也是坏”。

7月19日下午2点左右,昌平区居庸关长城京藏高速水库停车场旁,约30米宽,40米高的长城旁护路墙滑坡,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居庸关长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称,滑坡的城墙系居庸关长城南关段护坡,初步判断,滑坡原因与连日暴雨有关。现场已经封闭,景区正组织人力进行抢修。 而与市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排水系统完善的故宫,未见丝毫积水

据介绍,故宫是明永乐年间营建的,宫殿建筑连檐接栋,每座院落的地面都用青砖铺墁,完整的排水系统,加之历年的淘挖养护,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。

巧妙的“泛水”设计,确保了积水顺利排出。故宫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西北高、东南低的走势,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、中间高两边低,而且略有坡度,使积水能缓慢排泄。

以前三殿为例,太和殿、中和殿和保和殿坐落在三层台基之上,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,有排放雨水的孔洞,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,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,也是排水的孔道。雨水逐层下落,使得台面无积水。 看来还是古人的智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啊!


- 点击( 37 )
- 评论( 0 )
- 支持( 0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