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代皇帝之宋恭帝赵显 《梅花诗》 ---北宋邵雍 湖山一梦事全非,再见云龙向北飞。 三百年来终一日,长天碧水叹弥弥。 这首诗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,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,“长天碧水”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。不过在其前3年,蒙古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南宋都城-临安,作为当时的亡国之君,年仅六岁的宋恭帝沦为蒙古元朝的阶下囚,开始了长达47年的传奇的俘虏生涯。

宋恭帝赵显 赵显,又称宋恭宗、宋恭帝,南宋第七位皇帝(1274年8月12日—1276年2月4日在位),宋度宗次子。他是全皇后所生,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,宋怀宗赵昺的哥哥,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、左卫上将军等,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,元人上谥号恭皇帝,韩林儿上谥号法宗章文敬武睿孝皇帝。 南宋灭亡

1274年,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,四岁的宋恭帝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,年号德祐。 由祖母谢太皇太后、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,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。 当时蒙古的元朝大军己得中国北半部,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樊城的控制权之后,渡过长江向南宋首都临安(今杭州)进发。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“勤王”,一面向元军乞和。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线,相继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。1275年,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,不久,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,不过为时晚矣,宋朝已寿终临寝,灭亡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。 同年年中,元军已经占领了江东(今日的江苏省)大半的领土。 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。南宋朝廷求和不成,只好向元军投降。同年,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。后来南宋残余势力在福建、广东抗元,最后在1279年,南宋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元军逼的走投无路,只好跳海而死,南宋终于还是灭亡了。 宋恭帝被俘-遭囚禁 宋恭帝被俘以后,忽必烈召见了他,被封为瀛国公。全皇后、谢太皇太后都封了爵位,基本上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。 南宋不同于金国,蒙古人对南宋并没有直接的仇恨,金国被蒙古所灭后,完颜皇家宗室被全部杀死,一个也没留。但南宋赵氏、皇亲投降了元朝后,基本都没有加害。这从蒙古人从蒙宋之战开始以来就不断招降南宋可以看出。有人说,正是蒙古人在这点的仁慈,100年后的朱元璋反元时,让元顺帝以及宗室能以安全的从北京退回大漠。


- 点击( 277 )
- 评论( 0 )
- 支持( 0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