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,只要是稍微有名一点的皇帝陵墓,基本上都被盗墓贼光顾过。最惨的像汉武帝,不仅财宝被人盗光,尸体还被扔在太阳下暴晒,而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。安检措施搞得再好的陵墓,在盗墓贼面前基本都是纸老虎。 然而有一座皇陵,堪称中国最坚挺的皇陵。它埋葬的皇帝大名鼎鼎,千年来被无数盗墓团伙添加过特别关注,但始终没有人能打开它,铁锹挖不动,炸药炸不动,每次有盗墓贼靠近,都会发生灵异事件,好像有神灵在庇护。这座神奇的皇陵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——乾陵。 一、乾陵到底有多坚挺 从武则天下葬到今天的1200年里,光正史上记载的乾陵盗墓大军就有17波。其中最有名的有三波。 唐朝末年,一位叫黄巢的同学,带着他的成名曲“冲天香气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”,来到了乾陵。他是起义军的首领,为了军费的可持续发展,他在线下集结了四十万粉丝,一同开赴乾陵。 乾陵地处梁山下。黄巢心想,我四十万大军,人品再烂的也能挖点东西出来吧。 于是黄巢让四十万人一起挖。挖了不知道多久,挖了一堆土。 黄巢说,来,我们换个方向挖。又挖了不知道多久,挖了两堆土。 黄巢表示,好吧,我输了。 四十万人盗一座墓,很少有哪个墓能获得这个待遇。但是四十万人也挖不到墓道,乾陵的坚挺就这样吓跑了黄巢。今天的乾陵还有一道当年黄巢挖山的遗迹,叫做黄巢沟。
第二个来考察乾陵的人叫温韬。温韬是五代人,曾经在陕西当过军区司令。就在这段时间里,温韬完成了他丰富充实的个人履历——长安周边有十八座唐朝皇帝的陵墓,号称“关中十八陵”,他扫荡了其中的十七座。 如果古代盗墓贼们成立一家盗墓局,温韬绝对是局长。 最后,温韬来到了乾陵。听说黄巢四十万人也挖不动乾陵,温韬做好了准备,要实现他的大满贯。 但是温韬没想到,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的,却违抗不了天意。因为温韬的大军刚靠近乾陵,突然狂风不止,雷雨交加。 温韬害怕了,赶紧带人溜了,从此以后,乾陵从他的关注名单里删掉了。 盗了唐朝皇陵十八分之十七的温韬,也拿乾陵没办法。 第三位是孙连仲,坚守台儿庄的国军统帅。孙连仲看到同事孙殿英盗了乾隆陵、慈禧陵发了大财,也想盗个墓看看。 但是很不幸,他选中了乾陵。 那天,他带一波人在乾陵附近安营扎寨,搞野炊,再弄点炸药来,搞搞军演。其实这所有活动都是为了盗乾陵。 孙连仲派人勘测好了乾陵的墓道,然后在墓道上方放了炸药,炸开了几层岩石。按照现在的痕迹来看,他炸到了乾陵的玄宫边上。 接着就发生了灵异的事情。炸药爆炸后,一团黑烟升起,久久不散,旁边有七位士兵口吐鲜血而死。 这七位士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他们都是山西人。 在陕西当地很多地方都流传有这个故事。当地人说,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一带的人,她最恨老家附近的人来盗她的墓。 孙连仲被吓到了,赶紧弄来一堆水果和一些物品,在乾陵前祭奠一番,以求饶恕,然后速速收兵离去。 这就是乾陵的坚挺。和老天爷一起组队防盗,这种事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。 二、乾陵为什么会如此坚挺 乾陵如此坚挺,有这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出现,一定和它的风水有关。 乾陵之所以会选在梁山这块风水宝地,要感谢两个人。他们就是唐朝两位著名的风水大师,中华第一预言奇书《推背图》的合作者——袁天罡和李淳风。 唐高宗李治是在洛阳去世的,当时有人建议葬在洛阳。但是武则天表示,老公曾经跟他说了,想安眠于祖地,就把李治接来了长安。 葬在长安哪里呢?武则天叫来了袁天罡和李淳风出去勘测。 袁天罡来到关中后,夜观天象,发现有一处山头有紫气升起,与北斗相连,这绝对是大吉大利。袁天罡来到了紫气升起的地方,为了做个记号,就在这里放了枚铜钱,用土埋起来。 李淳风也出去勘测。李淳风是地理学家,他发现有一个地方有两座山峰东西相对,风水极好。便摆下八卦,测出了一个最好的地方。李淳风也做了个记号,把随身带的一根木钉插在地下。 后来两人回去交差,说都找到了。武则天派人跟他俩去,发现李淳风的钉子刚好插在袁天罡的铜钱眼里。 武则天选定了乾陵的地址后,动用民工二十万,在梁山上凿山建宫,周边老少全都给叫来搬砖,三百天就建好了乾陵。这件事记载在《新唐书·陈子昂传》里。 再看乾陵的名字。什么叫乾?《易经》表示,乾就是天。唐高宗李治,谥号叫“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”,武则天,谥号叫“则天顺圣皇后”,这个乾字跟他俩太配了。 我感觉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,老天才会和乾陵一起开黑的吧。
三、周总理对郭沫若说了什么 乾陵就这样一直安稳地保存了下来。直到1958年,乾陵又出现了意外情况。 当时,上海到新疆的312国道修到了陕西乾县,也就是乾陵所在的地方。当时缺少石头,几个民工就来梁山上炸石头。 没想到这一炸炸出了重大新闻。山腰间炸出了一个方形的口子,正好是一个人的大小,可以进出。 后来经过鉴定,这就是黄巢、温韬、孙连仲同学前仆后继找了一千年的乾陵墓道入口。 这件事一出来,有一个人无比激动。他就是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。 郭沫若是武则天的粉丝,还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过文章给武则天翻案,所以他很急,一心想打开乾陵。 当时,陕西还成立了“乾陵挖掘委员会”,墓道的清理工作都完成了,就等着打开金刚墙准备进入玄宫了。 这个时候,在郭沫若的大力倡议下,文化部给国务院递交了《乾陵发掘计划》,只等着国务院批准。 激动的郭沫若还到了周总理旁边说:“里面肯定有很多珍贵的字画,很可能有武则天的诗集,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还有武则天的画像!一定是石破天惊的大事!” 面对这份计划书和激动的郭沫若,周总理只说了一句话:“此事留作后人来完成。” 那个时候,各省都在申请发掘帝王陵,全国有一股挖陵热。当时定陵就正在挖掘。定陵就是郭沫若倡议挖掘的,遇到了很大问题,很多东西都不得保存而被毁掉,所以对挖掘乾陵的事,周总理做了这样的回答。 1973年,郭沫若还是不忘乾陵,又提议发掘乾陵,周总理又回了一句:“十年之内别开帝王陵!” 差点被发掘的乾陵就这样得以保存到今天。这就是乾陵的故事,虽然它很坚挺,但想必也很痛苦吧。 我们要感谢周总理,可以让我们后世的子孙共同享有这座文化遗产。
- 点击( 163 )
- 评论( 0 )
- 支持( 1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