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经意间,国际粮食价格重新回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低点。

小麦、玉米、大米、大豆的价格均从危机后反弹的高点下滑超过50%,大米的价格虽然跌幅不及50%,今年的全国秋粮较去年相比普遍增收,但是和去年玉米的最高价1.4元相比,今年秋季玉米的价格普遍在0.8元左右,有的地方甚至跌破0.8元这个价格,跌幅超过了40%。即使玉米的价格下降的如此巨大,收购方的积极性也不高。很多农民的玉米囤积在家里,销路不畅。

三大主粮面临着价格跳水危机,这样的现状最能影响的就是广大种粮户的直接收入和种田积极性了。很多媒体都在为农民摇旗呐喊种地不赚钱,农民增产不增收。但是很少有人以数据来说明,种地究竟赚钱不赚钱呢?在目前市场这样的价格基础上,算算农民的大田一年小麦加玉米每亩纯收入究竟有多少。

数据各地稍有差异,本篇是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折中数据。 土地承包金每亩700元 翻地播种:小麦80元+玉米80元=160元 种子钱:小麦70元+玉米50元=120元 肥料:小麦160元+玉米160元=320元 灌溉:小麦2次+玉米2次=200元 农药:小麦除草10元+3次防治40元+玉米除草10元+2次防治30元=90元 机械收割:小麦+玉米=200元 运输费:50元 以上为刚性投入共计:1880元

这1880元,是农民田间管理,日常操作必须都是自己来亲自打点,不能雇人。现在农村的人力平均每天每人100元左右,如果需要雇人的话,成本价格还要网上叠加。

我们在计算一下农民的收入 小麦每亩1000斤*1.25元=1250元 玉米每亩1300斤*0.8元=1040元 毛收入=2290元 减投入1880元 净收入为=410元 以上的收入其实只是理论收入,每亩地可以赚到410元左右。

但是农民真的能保证以上的产量吗?据调查,能超越的地方是有的,但是更多的地方是低于这个产量的。低于这个产量的地区,农民想要赚钱,就微乎其微了。另外农业是高风险行业,只要农民遇到一些突发现象,减产是一定的,甚至有可能失收。


- 点击( 216 )
- 评论( 0 )
- 支持( 1 )